排序
特斯拉Robotaxi业务扩张如此迅猛?普通人何时能真正受益?
特斯拉最近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秀了一把肌肉,特别是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进展快得惊人。短短三周,它在奥斯汀的服务范围就扩大了10倍以上,还计划把服务铺到旧金山、亚利桑那、...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开幕,当3000件展品齐聚上海,普通观众该关注什么?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7月26日在上海开幕,7万平方米展区汇集800家企业、3000项展品,包括40余款大模型、60款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与往届不同,今年亮点从“技术秀肌肉”转向可...
当人形机器人价格跌破4万元,普通人离“家用机器人”时代还有多远?
宇树科技7月25日发布双足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售价仅3.99万元起,重量25公斤,能完成下坡行走、翻跟头、倒立等高难度动作,并开放软硬件定制接口。这一价格仅为特斯拉Optimus预估成本的1/10,...
人形机器人产业如何跨越“实验室炫技”走向“量产落地”?
行业近期迎来爆发节点:优必选获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笔订单(9051万元)并计划年交付500台工业机器人;智元拟借壳上市,宇树科技启动IPO;7月融资额超45亿元,京东一日押注三家企业。产业转折...
城市供水安全为何在极端天气下“不堪一击”?
杭州余杭区7月16日爆发自来水恶臭事件,居民反映水体呈浅褐色伴粪臭味,水务公司延迟8小时通报,导致民众误用污染水做饭洗澡。官方辩称“嗅味指标异常”,但6月水源大肠杆菌已超标(达28000个/...
极端高温如何成为“看不见的污染源”?
四川蒲江河近日出现大量河鱼浮头死亡,官方通报初判原因为连续高温(超40℃)导致水体溶解氧骤降,叠加河道淤积物分解耗氧,引发鱼类缺氧。调查排除工业排污,动用无人机船与光谱技术溯源,凸显...
中国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如何以技术突破叩开欧洲市场大门?
星驱科技在德国VDI国际汽车工程技术大会上发布全球首款量产镁铝合金壳体双电机总成,通过轻量化(减重25%)、紧凑设计(降低系统高度50mm)及智能控制(毫米级扭矩矢量)三大创新,直击欧洲市场...
密云PM2.5新低背后的“0.1微克攻坚战”
当公众目光聚焦于极端天气时,北京密云区悄然交出一份答卷:2025年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降至24.6微克/立方米,全市最优且创历史新低。数字背后是一场针对“0.1微克”的精密战争。 移动污染源是头...
河南蚊子被“热死”了:极端高温下的生态链断裂
“夜市不用点蚊香了”“广场舞大妈敢穿短裤了”——今年7月,河南居民意外发现蚊子几乎绝迹。40℃以上持续高温下,地表温度飙至70℃,蚊子遭遇生存绝境:35℃以上卵和幼虫大量死亡,40℃成虫体...
杭州自来水惊现“死鼠味”:一场信任危机的诞生与救赎
“洗手后臭味黏在皮肤上散不掉”“洗完澡全身发痒”——7月16日清晨,杭州余杭区20多个小区的居民拧开水龙头,迎面扑来腐臭味。有人形容像死老鼠,有人说是烂螺蛳,恐慌迅速蔓延。两万户家庭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