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中国科研团队宣布,在空间站内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微生物物种,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 tiangongensis)。该微生物由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2023年通过无菌擦巾采集并送回地球分析确认。这是人类首次在太空环境中发现未知微生物,其特性包括在微重力、高辐射条件下的存活能力。
这一发现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前,国际空间站曾检测到微生物的存在,但多为地球常见菌种的变异,而“天宫尼尔菌”的基因序列与已知物种差异显著。研究人员推测,其可能通过货物或航天员携带进入空间站,并在独特环境中进化出新特征。这一发现不仅为太空生物学提供了新样本,也可能助力未来深空探索中微生物防控技术的研发。
“天宫尼尔菌”的发现颠覆了人们对太空无菌环境的传统认知,揭示了微生物在极端条件下的强大适应力。从实用角度看,此类微生物可能对航天器设备造成腐蚀(如国际空间站曾因霉菌损坏电路),但也可能成为资源——例如用于降解宇航垃圾或生产氧气。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提示了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如果地球微生物能在太空站存活并进化,那么其他行星的极端环境中或许也有类似生命形式。
然而,这一发现也敲响了警钟:载人航天任务必须严格管控微生物污染,否则可能干扰外星环境研究(如火星样本采集)。未来,中国空间站可进一步开展微生物在太空中的代谢、遗传研究,甚至尝试利用其特性开发“太空合成生物学”应用。总之,这一小步不仅是科学的突破,更是人类重新思考自身与宇宙关系的契机。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三青资源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