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开幕,首次增设人工智能展区,成为本届展会最大亮点。展区聚焦AI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吸引了包括华为、荣耀、腾讯等头部企业参展。其中,深圳市政府宣布设立总额70亿元的投资基金,专门支持机器人及智能硬件初创企业,并发布多款AI终端产品。
展会上,荣耀公司推出“阿尔法战略”,宣布未来五年投入超700亿元构建全场景AI生态,计划从智能手机制造商转型为AI终端生态公司。其展示的智慧手机原型机可通过AI实时翻译、场景识别等功能,实现跨语言无障碍沟通。另一亮点是火山引擎与阿里云联合发布的云固件3.0解决方案,该技术已在2万余台服务器中部署,能显著提升设备安全性和能效。此外,AI在文化创意中的应用案例亦备受关注,例如AI生成的虚拟偶像、自动化剧本创作系统等,展现了技术对内容生产的颠覆性影响。文博会AI展区的设立标志着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进入新阶段。AI不仅提升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还催生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如AI绘画、虚拟现实剧场)。然而,技术狂欢背后亦需警惕同质化风险——若企业仅追逐“AI+”概念而忽视内容深度,可能导致文化产品流于表面。此外,AI伦理问题不容忽视,例如版权归属(AI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和隐私保护(用户数据用于模型训练)等议题亟待行业规范。深圳通过基金扶持初创企业,或能培育出下一个“大疆”,但如何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仍需政策精准引导。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三青资源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