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海将迎来全球规模最大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汇聚800余家企业、3000多项前沿展品。其中100余款“全球首发”产品将集中亮相,涵盖40余款大模型、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西门子工业AI助手“Industry Copilot”等颠覆性应用。
最引人瞩目的是具身智能的落地突破:宇树科技展出拳击机器人擂台,云深处推出仿生四足机器狗,而中兴通讯的情感陪伴AI宠物“麻薯”则试图填补现代人的孤独感缺口。这些技术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而是直接切入家庭、工厂、医疗等场景,例如北京协和医院的罕见病大模型已进入临床,可将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时间缩短90%以上。本届WAIC的主题“智能时代,同球共济”暗含深意——当技术狂欢背后,更需警惕“秀肌肉”式的展览陷阱。例如特斯拉Optimus若仅能完成脚本动作,而无自适应环境能力,则仍是“高级玩具”。真正的变革应如港口AI调度系统(提升10%作业效率)或罕见病诊断工具,在沉默中重构产业逻辑。中国AI专利申请量占全球近40%,但能否将论文、专利转化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才是大会未言明的考题。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三青资源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