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起,民航局新规严格执行:无3C认证或标识不清的充电宝禁止登机。市场监管总局同步强调,8月起未认证产品不得销售。新规触发连锁反应——罗马仕、安克等品牌因电芯安全隐患召回超120万台产品,线下桑叶价格暴涨5倍(小学科学课养蚕需求激增),甚至有浙江家长网购广西桑叶救急。
这场风暴直击行业痼疾:低价竞争导致品控缩水,部分厂商采用劣质电芯,过热爆炸风险陡增。而“3C标志焦虑”背后,是公众对电子产品安全信任的崩塌。有趣的是,危机催生新商机:小米、欣旺达等合规供应链企业受益,小卖部靠卖桑叶日赚万元,甚至有商家推出“登机认证贴纸”服务。监管介入必要,但执行可更人性化:短期应设过渡期,避免旅客在机场被迫丢弃充电宝;长期需打通生产-销售-回收全链条,例如推广共享充电宝的“以旧换新”计划。消费者也需转变观念——充电宝不是快消品,安全比便携更重要。建议家庭常备一个合规应急电源,并养成查看电池参数的习惯(认准GB 31241标准)。当科技把“安全感”装进电池时,我们不该为焦虑买单。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三青资源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