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近日全球首发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系统,并承诺“在中国市场为天神之眼用户泊车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这一表态直接击中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信任痛点——此前多数车企将事故责任归于用户操作不当。
技术层面,该系统依托高精地图与多传感器融合,可实现无人代客泊车、机械库位精准停靠等场景。但真正颠覆行业的是责任归属重构:比亚迪将自身与用户捆绑为“风险共同体”,倒逼技术可靠性提升。相比之下,国产车型YU7虽以L3自动驾驶为卖点(首月订单28万台),但未明确责任边界,而蔚来等企业仍停留在积分奖励等软性措施。比亚迪的“兜底”看似大胆,实为精明的技术验证策略。泊车场景复杂度低于开放道路,且多发生在低速环境,实际赔付风险可控。此举本质是将保险成本转化为营销信任资本,推动用户为技术投票。未来若扩展至高速NOA(领航辅助),才是真正的“诺曼底时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三青资源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